隨著智慧城市的繼續發展,這些城市將需要有凝聚力的云和IT戰略。隨著監控技術的進步每天產生大量數據,確保數據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存儲和分析是一個關鍵的戰略組成部分。這些城市承諾為衛生、交通和通信等必要公共基礎設施提供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和生活質量改善,但支持視頻監控向云端遷移對于打造成功的智慧城市至關重要。
作為智慧安防重要的子系統,出入口控制在安防市場上的占比僅次于視頻監控,在人員通行、車輛管控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及技術的更新,人們對出入口控制的智能化水要求不斷提高。眼下,受疫情影響,無感通行方式成為出入口控制的新發力點。
今年兩會,政府報告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的發展目標,使社區舊改帶來的智慧社區建設問題被熱議。
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正式公布,根據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這就意味著人口老齡化將成為我國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基本國情?!笆奈濉币巹澨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推進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那么智慧社區如何“適老”呢?
2020年12月0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 意見提出,廣泛運用5G、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推動智能安防系統建設,建立完善智慧安防社區,為居民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傳統的小區也面臨著升級轉型到智慧小區的情況。建設智慧小區是這幾年發展的趨勢,那么智慧小區的內在含義是什么呢?簡單來說,智慧小區就是利用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結合智能設備為小區的管理與服務進行升級轉型,從而形成一種新型的小區管理與服務模式。
每年的全國兩會都會對我國經濟走勢產生較大影響,對各行各業的發展更具有指導意義。2021年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意義更是非同尋常。 經歷了2020年疫情大考,安防行業在受到嚴峻沖擊的情況下仍交出了較好的答卷,進入2021年,安防建設的方向與目標在何處呢?本文將梳理一些地方兩會的熱點以供參考。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熱成像測溫相機的智能化。年初疫情之下,熱成像測溫相機精確遠程測溫功能被廣泛應用。但在AI的加持下,熱成像相機不僅僅具有測溫功能,更可以與Al、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相結合,實現更多的智能分析功能。